血液學檢查評估血小板的方法為血小板計數(PLT)、平均血小板體積(MPV)、血小板分佈寬度(PDW) 及血小板容積比(PCT) ,後三項指數有助於判定血小板異常特性。
血小板數量增多可能是伴隨貓白血病毒感染引起骨髓增殖症候群,或是腫瘤、末期癌症、白血病、慢性感染、吸血寄生蟲病、脾切除後、缺鐵性貧血、外傷急性出血等;血小板數量減少可能是破壞量大於製造量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(包括自體免疫疾病、藥物影響),艾利希體病之早期和其他立克氏體病,脾腫大之高脾功能症,還有血小板製造衰竭如不再生性貧血、骨髓衰竭或細胞毒藥物療法,當瀰漫性血管內凝血(DIC)時血小板數也會降低。
平均血小板體積用於判斷出血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變化,以及某些疾病的診斷治療。平均血小板體積增大可能是陣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巨大血小板綜合症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、血栓性疾病。平均血小板體積減少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、脾功能亢進、急性白血病化療。
血小板分佈寬度反映血小板體積大小的異質性參數,數值增加表示血小板體積大小懸殊不平均,多因骨髓增生血小板(不成熟血小板)、或周邊消耗增加。而數值降低無相關疾病。
血小板容積比受到血小板平均體積和血小板數量的影響,無論是其中一項增高,均可導致數值增大,如原發性與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。數值偏低時可能是血小板數量減低,或血小板體積偏小有關,出現於骨髓造血功能不良,血小板生成減少,或是白血病造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