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食道症(Megaesophagus)是食道擴張和蠕動力下降的表現,會發生在貓、狗身上,易患病的品種有德國狼犬、黃金獵犬、拉不拉多犬、沙皮、靈𤟥、大丹犬、愛爾蘭長毛獵犬、紐芬蘭犬等,以及暹羅貓。發病因素分成原發性巨食道症與次發性巨食道症兩型,而原發性巨食道症又分成先天與後天兩種狀況引起發病,先天是因為延遲發育或有缺陷的神經傳導包括吞嚥反射,遺傳而得到的品種有剛毛獵狐犬和迷你雪納瑞,,後天是成年後因為吞嚥反射中的感受體缺陷造成。
    次發性巨食道症分成中樞神經異常、神經肌肉異常、代謝異常以及其他異常等四種狀況;中樞神經異常可能是病毒性腦膜腦炎(如犬瘟熱),還有腦幹的疾病,水腦、神經元儲積症和中樞神經鎮靜的抑制藥。神經肌肉異常包括多發性神經病變(如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、巨軸突神經病、重金屬中毒及自律神經功能不全),神經連結病變(重症肌無力、肉毒桿菌中毒、及壁蝨造成的麻痺),肌肉病變(如自發的多發性肌炎、弓蟲症、皮肌炎、免疫媒介肌肉病變、及肌肉強直症)。代謝異常有腎上腺功能低下症及甲狀腺功能低下症。
    其他異常有食道腫瘤、食道炎及幽門狹窄。發病症狀有嘔吐反逆最常見,慢性或復發型呼吸道症狀,體重下降或是發育不良,或是肉眼可以觀察到頸部有膨脹狀,次發性巨食道症則需考慮引發的因素所造成的症狀。原發性巨食道症治療上沒有內科藥物可以有效改善此一病症,而次發性巨食道症則依照引發之原因治療。進食時應該採取站立姿進食,且飲食後要維持此姿勢約10-15分鐘。原發性巨食道症中先天造成食道已擴張大或蠕動力變差或失去時,長期預後評估是差的,後天造成的長期的預後也是差的,次發性巨食道症的預後是依據引發之病因評估。

巨食道症-病例
症狀:嘔吐和胃食道逆流最常見,或是嘔吐物逆流至鼻腔而引發鼻炎或肺炎的呼吸道症狀,有咳嗽、鼻腔分泌物、增加呼吸音量等,體重下降或是發育不良,長期嘔吐造成食慾不振、過度流口水和口臭形成惡病質,甚至肉眼可以觀察到頸部有膨脹狀。

診斷:X光檢查或食道造影

血液學檢查

尿液檢查

內視鏡檢查

治療處理:繼發性的病因時,切開胃噴門擴約肌來加寬食物進入口徑,將可改善病況,但如果為原發性病因,可能會誘發鼻炎或肺炎。嘔吐嚴重時可以裝鼻胃管餵食。

後續日常照護:進食時應該在固定的空間內,且將餐桌升高到適當高度與地面呈45-90度,垂直坐姿或站立姿進食,飲食後要維持姿勢約20-30分,食物為流質或肉球大小形狀,以及一天4-5次餵食少量食物,但必須為高營養及熱量食材。臥病在床時需要柔軟的墊子和至少每四個小時翻身。無法由口進食時,將裝置餵食管進行餵食。需要定期稱重,確保體重維持在正常範圍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