疼痛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,一般而言疼痛的反應為動物會試著去移除引起疼痛的部位,還有哀鳴、活力下降、行為改變;包括攻擊性和躲藏、食慾下降、呼吸急促、心搏加速、咬或舔舐疼痛位置、跛行或拱背等狀況。疼痛分成全身性和局部性疼痛,當腦膜炎、多發性關節炎和多發性神經炎等將會造成全身性疼痛,還可能會有發燒、厭食、跛行、虛弱、神經系統異常等症狀發生。此外造成局部疼痛的部位為腹部時,引發的原因有創傷、腫瘤、膀胱破裂、胃扭轉、肝或膽炎、腸炎、腹膜炎等,大多會出現食慾不振、嘔吐、下痢、嚴重會引發休克。還有局部疼痛的部位為四肢時,引發原因有關節退化、關節或肌肉感染、創傷等,大部分還會有跛行、關節腫脹、發燒、食欲不振等症狀出現。而皮膚或皮下疼痛引起原因有異物、感染、創傷等,常會出現發燒、腫脹、充血、潰瘍等症狀。

    最常發生局部疼痛為腹部腸炎、四肢創傷或皮膚感染;腹部腸炎預防方法包括不隨意變動飲食內容、確保食物新鮮與乾淨、定期驅除腸道內寄生蟲等。四肢創傷預防可分為居家環境與戶外出遊,須防範從家中高樓墜落或衝出家門發生車禍,還有家中擺設、裝潢也得留意,防止跌、撞或摔傷,外出時需用牽繩、推車或提籠等控制其行動,來防止各式意外發生。皮膚感染防範則須注意生活環境之乾淨清潔與溫濕度調控,定期預防體外寄生蟲如跳蚤、壁蝨之預防控制,經常梳理毛髮與定期洗澡,再加上飲食健康均衡將能降低皮膚感染之發生。